成都图书馆·成都数字图书馆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客服QQ
微信:cdclibwx
咨询台     028-86130651读者续借  028-86122628数字资源  028-86129091
返回顶部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联盟
成都市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学会工作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区县图书馆简介业界动态

“集群”模式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几点尝试 ——以简阳市图书馆为例

2019-10-24 15:35:153180浏览量


陈 燕

(简阳市图书馆)


摘 要: 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实施“集群”模式,有利于培养少儿阅读情感、激发少儿阅读兴趣,培养少儿在阅读活动中的互助合作精神。文章以笔者所在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为例,分析了不同的“集群”模式在少儿阅读推广中产生的效应。


关键词:集群 儿童阅读 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是是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是启发儿童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主要场所。近来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少年儿童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促进儿童有效阅读,值得我们图书馆从业人员进行仔细研究和思考。

1 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现状

1.1 大众传媒冲击降低儿童阅读兴趣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大众传媒不断更新,这就导致儿童阅读活动受到很大冲击,五彩斑斓的网络界面,直观的视觉冲击,比纸上阅读更容易被儿童所喜爱。儿童由于本身自制力有限,快餐式阅读更直接降低了儿童对书本阅读的兴趣。

1.2 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儿童阅读时间不足

    我国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但由于不少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孩子课余仍会参加各种培训机构的学习。强大的学习压力,占据了儿童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儿童阅读范围基本上围绕学校学习,阅读功利性强,阅读时间不足。

1.3 阅读推广形式单一导致图书馆对儿童吸引力不够

    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策划时,往往出于安全和便捷的考虑,在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时容易限制发挥,单一、枯燥的活动内容无法吸引孩子热爱阅读。简阳市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依据儿童读者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尝试性地采用“集群”模式,培养了少儿读者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际,提高了少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2“集群”

    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的“集群”,就是在儿童阅读推广人与儿童共同参与的阅读推广活动中,阅读推广人根据儿童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合理分组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阅读推广模式。

3  “集群”,构建阅读推广新思路

3.1 合理“集群”提高阅读推广活动实效

    在儿童阅读推广探究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合作交流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以及提出观点,概括总结等一切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落实在具体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就是要让儿童在探究中发扬合作精神,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就是要群策群力,使每个人都能通过一次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收获人生哲理。

    活动中如何发挥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怎样“集群”才能保证小组合作阅读卓有成效。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我尝试性地采用“异质集群”、“同质集群”和“帮教式集群”三种模式增强阅读实效。

3.1.1 “异质集群”

    “异质集群”就是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把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性别、性格特征和家庭教育环境不同的5-8个少儿读者分在一个活动小组内,让小组内少儿读者之间的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产生差异性互补,便于少儿读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由于各小组是“异质集群”,这样就构建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各类“异质群”,为不同的“群”在阅读活动竞争中打下基础。如:在进行2018年“我爱阅读•月朗读”活动展演时,我们采用“异质集群”的方法进行该活动。将参与决赛的少儿读者按不同性别、个性以及阅读表达能力差异性较强的少儿读者交替组合成几个小组,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男生阅读多以刚劲有力的诗歌或是历史类为主,女生阅读多以童话或爱心小故事为主。我们将个性、能力及生活环境不同的儿童进行交替组合,让群内的成员的见识、经历和阅读能力产生交替影响,这样就消除了“弱势”群,“集群”后,每一个小组的展演作品都非常令人满意。儿童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少小组还展示了特长,既增强了儿童的阅读表达能力,还使他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友谊,找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强烈的阅读兴趣。

3.1.2“同质集群”

    “同质集群”就是针对阅读比赛内容特点、“群”内成员的特长,在每组成员中确定1-2名特定对象,给他们分配相同任务,让他们成为该阅读比赛任务“专家小组”,集中讨论他们的任务,讨论完毕后,回到各自小组,用集体研究出的方法指导同组伙伴。

如:在“少儿绘本阅读展演”活动中,我们采用“同质集群”的模式进行引导。首先,把参与活动的少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确定2个组长,这两位组长中一位是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另一位是概括能力较强的。先由阅读推广人组织小组长们集中讨论展演任务和目标,讨论完毕后,回到各自小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小组长负责小组内的少儿进行阅读语感、停顿等指导;概括能力较强的小组长负责带领小组的其他人概括绘本内容,指导组内成员理解绘本传达的积极意义。引导合作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朗读表演,故事概括。“集群”后,每个小组的表现都特别出色,活动达到了预设的效果。到2018年,我馆已连续开展了四届“少儿绘本阅读展演”活动,每年吸引参与读者千余名。这样的“集群”模式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氛围中得到了提高,还有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这些孩子每年暑假都会主动到我馆当义务阅读推广人,带动了一大批优秀的儿童读者。

3.1.3 “帮教式集群”

   “帮教式集群”,即在分组过程中,选择有相应专项技能的儿童读者帮助其他阅读能力较弱的少儿读者,实施“一帮一”的阅读辅导,通过讲故事、手工绘图等形式帮助他们进行阅读理解。形成帮教集群要比馆员一人对多个少儿读者集中指导效果好得多,同时“帮教式集群”的形式是主体学习的一种很好体现。在实施帮教式集群中,馆员要关注儿童读者相互间的人际关系,避免尴尬氛围出现,帮助儿童在正确定位中互动提高。

    如:在义务小馆员阅读指导活动中,我们采用“帮教式集群”的模式,将小馆员合理组合,每组指定两个能力强的小馆员担任组长,在相同的时间内各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指导的儿童读者最多、效果最优、最受儿童读者欢迎。最后,由馆员组织儿童读者进行评分选出优胜小组。这样,各小组组长在工作的同时也会主动去帮助组内的其他小馆员指导小读者阅读,在帮助与合作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儿童阅读兴趣,促进了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2 互补“集群”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如: 在“故事姐姐”讲绘本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中,我们采用互补式“集群”的方式,将儿童读者进行差异性分组,引导“群”内成员互讲少儿绘本,鼓励使用肢体语言。一组成员任务完成后,再进行交替组合,与其它组员组成新“群”,进行再一次的任务循环。“集群”后儿童不仅感到新奇有趣,还能达到优势互补,有效锻炼了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儿童阅读兴趣。

3.3 因势利导“集群”,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注入传统文化教育

    在少儿暑期故事演讲比赛活动中,我们采用因势利导“集群”模式,引导少儿学习身边榜样。如:2018年我们确定的少儿暑期故事演讲比赛主题是“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讲诚信”,要求演讲选材紧扣自已身边的人和事,响应习总书记“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的号召,引导儿童发现并学习身边榜样,通过有效的阅读活动中将有作为、讲诚信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植根于儿童心中。

4 实施“采集式”监控,增强“集群”实效

    为确保“集群”模式下少儿阅读推广效果,在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中,我们注重对所有“群”的督导监控,及时采集相关信息,调整思路,修正不足,不断改进。同时,加强对各“集群”组主要成员的培训,教给他们正确开展“群”内活动的方法、技巧;及时了解“群”内出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及时对活动开展效果较好的“群”进行评比奖励、总结表扬,对后进组给予鼓励和帮助,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抽查一个“集群”或“群”内成员,对集群负责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纠正行为偏差。

    5 结束语 

    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尝试将“集群”模式运用其中,有效提高了儿童阅读推广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既激发了儿童阅读兴趣,对阅读活动注入了活力,又培养和提高了儿童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帮助儿童形成了相处共事能力,还培养了儿童优秀的德育品质。




参 考 文 献

1. 王洋.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浅见.图书馆学刊.2011(06)

2. 范并思.拓展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图书与情报.2013(2)

3. 李红.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服务中的探究.成都市图书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2017

4. 张萍.浅谈图书馆在少年儿童教育中的作用.2014

5. 集群.https://wenda.so.com/q/1513946054210324